第(2/3)页 现在我们要是让徐州军掉头往北,和我们南北夹击,那么我军只要凿穿濮阳郡,让徐州军凿穿山阳郡,双方各自只要突破一个郡的纵深,就算是完成合围了。” 周瑜一边说,一边也让人拿来地图,在地图上比划演示了一下,示意他这个计划所需凿穿的战略纵深并不是很远,突然性方面还是很有保障的。 不过,周瑜这个初步方案落在诸葛瑾眼里,还是稍微糙了一点。可能是因为周瑜之前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是被诸葛瑾问到后临时才想的吧,肯定不可能做到立刻很完善。 诸葛瑾一边听,一边又猛摇了几下折扇给大脑散散热,便于超频思考、完善堵漏。 最终,他得出了一个判断,审慎地点评道:“公瑾此法,原则上没问题,但是细节上还是操切了一点,怕是难以快速奏效,还会陷入一些苦战。 这个纵深绕后绕得太深了,过于激进。濮阳郡是什么地方?那是曹贼控制极为根深蒂固的地方,紧邻当初曹贼起家的东郡。 而且后来曹贼和吕布鏖战争夺兖州那几年,主要拉锯战也是在濮阳郡境内打的。再后来官渡之战,也有相当一部分阻挡北军南渡黄河的尝试,是在濮阳境内部署的。 所以那里的曹军,尤其是当地的官员、将领,肯定对于如何提防北军南渡黄河有很充分的经验,也防备严密。再加上,我军现在在围攻馆陶,从馆陶直接南渡黄河,正对面就是濮阳,敌军会没有想到这一点? 因此还不如略微回调一下渡河位置,在馆陶和平原之间任何一点,挑敌人防守不严的位置南渡黄河。反正敌军在这段河岸的一头一尾都是肯定会重兵防守的,但中间好几百里不可能处处都严防死守,没那么多兵力。 我军就悄悄观察一阵子,再暗中突然调兵,就挑敌军薄弱的位置渡河,必能有奇效。” 周瑜听了司徒的点拨,也是很快醒悟,所以他也没刻意坚持错误意见,立刻改弦更张支持了诸葛瑾的说法。 他还诚恳地表示自己刚才所想,只是因为时间仓促,临时拿出来的草台案子。如果有时间细细琢磨,肯定能拿出更好更完善的。 似乎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周瑜就顺着诸葛瑾完善后的方案,又头脑风暴了一下,帮着群策群力做了更多的优劣分析。 周瑜很快分析出,南线的徐州军如果从梁地和沛国之间直接穿过芒砀山区北上,似乎也不太好。南线的穿插点位也可以更加求稳一些、更往东回撤一点。 因为位于梁、沛北边的山阳郡境内,有丘陵和大泽,其地形整体来说还是芒砀山区的余脉,比较复杂,不利于大军快速展开。 如果非要把山阳郡包进去,南线友军的行军穿插过程可能会受到阻碍。 但如果放弃一次性把山阳郡也包进去,南线回撤到鲁郡地界,就避免了这些地形上的不利。而且反过来曹军如果要支援鲁郡盆地,其援军反而要穿过山阳郡的山泽复杂地形,对曹军的调兵行军和后勤保障都是一个难题。 所以,还是求稳一点,把后勤难题丢给曹军吧。曹军如果不救,就把鲁地安安稳稳拿到手里,如果曹军救了,就正好让他们自食恶果,到时候顺便以歼灭曹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围点打援再歼敌一部。 “行,那就按这个调整后的方案,通知云长那边,让他麾下的那部分徐州军也做好准备。进攻日期就约定在半个月之后,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好了。毕竟联络友军也要时间,他们备战开拔也要时间。” 诸葛瑾最后拍板,决定就这样捞一票,然后再看情况。 能吃到嘴里的都先吃下去,将来走一步再看一步。 …… 诸葛瑾这个随机应变的计划,是需要协调友军的,自然不可能催得太急。 尤其是因为兖州全境还掌握在曹操手上,诸葛瑾和关羽两大战区的联络,需要先绕过曹操控制的兖州突出部,时间上就更难控制了。 快马信使还要翻越泰山和沂蒙山区,这些都进一步增加了事情的周折。 所以最后,一直拖到七月上旬将尽,关羽那边才收到诸葛瑾的信。 信上约定的进攻日期是七月十五,所以关羽只有六七天的时间整兵备战。他只能是一边调整部署,一边给诸葛瑾回信。 关羽看完信后,倒是丝毫没有犹豫,立刻先升帐议事,直接以正式军令的形式,把诸葛瑾的要求转达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