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等还清欠款,咱们村里要做的,就是凑钱,请一位先生回来,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 “请先生?我们这些泥腿子,还想出个状元郎不成?” 众人不明白她的意思,这件事听起来,对他们来说有些太不切实际。 “对,请先生。读书识字,不一定为了当官,而是要让孩子们知道,这些字是什么意思,以后才不会再吃一样的亏。” 众人一阵沉默,随即是久久的感慨。 确实,这次真要细论起来,压垮望海村的,根源不在天灾台风,甚至也不在人祸王二爷。 真正的根源,是他们自己不识字,是他们睁着眼睛,却看不懂纸上的陷阱。 就算这次不是王二爷,也很快会有李大爷、赵三爷。 苍蝇不叮没有缝的蛋。 看着沉默的村民们,阿香突然有些明白,当年师父为什么宁可工钱低,也要接下书院的伙食。 想来定是盼着,她能多看些话本,这样以后遇到难关时,才能参照着,依样画葫芦。 议定了所有细节,村民们说什么也要留阿香吃一顿,以示感谢。 阿香婉拒了他们的挽留,踏上返回风禾镇的路。 刚到村口,抬头正看见了,等在路边的两个人影。 是夏雨和阿尘。 一黑,一白,在渐浓的夜色里分外显眼。 阿香看着他们,不禁噗嗤一笑。 这两人,还真像昨晚卖得最好的巴浪鱼饭和那锅温润的白糜。 一个咸鲜扎实,滋味复杂,骨头硬,肉也硬,得费点功夫,先剔去鱼骨。 一个简单纯粹,宽厚包容,能与任何滋味搭配,却始终保持着自己最本真的米香。 这两个人,真是天生一对。 念头一闪而过,连阿香自己都觉得好笑,脚下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回来了?”夏雨懒洋洋地扫了她一眼,桃花眼里带着一丝揶揄,“我还以为望海村的渔民们,要给你立个生祠,舍不得放你走了呢。” 阿尘几步跑到她跟前。 “阿香,天都黑了,你们事情谈完了吗?我想吃猪脚圈。” 夏雨在后面凉凉地补了一句:“出息。” 阿香被阿尘那副小馋猫的样子逗笑了。 “走,这就回去,给你炸。” 回去的路上,月上枝头,清辉如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