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是宋桓怎么都没想到,这女子竟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罢了罢了,明日天一亮,派人把她送回家算了。 大不了找个借口,不让她继续在食堂便是了。 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 …… 翌日早晨。 太和宫,早朝。 “启禀陛下,关中旱灾、幽州雪灾的灾民均已安置妥当。” “今年不仅受灾人数较往年少了一大半,就连灾民的安置速度,都是往年的三倍!” 听到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满朝文武都激动地向梁帝恭祝起来。 “陛下英明啊!” “正是因为有了陛下的英明决断,灾情才能够顺利地得到解决!” “我大梁得此明君,实乃江山社稷之万福!” 梁帝被这些朝臣们拍了马屁,心情那也是一等一的好。 只不过他并未将所有功劳都拦在自己的身上,而是笑意盈盈地转向宋桓。 “此次都旱灾、雪灾能够如此顺利地解决,荣亲王功不可没。” “趁此机会,朕恰好也打算向诸位爱卿公布一件重要的大事。” “荣亲王天资聪慧,办事得力,实乃朕的左膀右臂。” “如今东宫空缺,朕,属意荣亲王为储君之人选。” “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古往今来,太子的人选,向来都是有皇帝一人说了算。 向群臣征求意见,也不过是象征性地问一问而已。 免得落人话柄,说皇帝独裁专政,根本不过问群臣的意见。 然而今日梁帝此话一出,立刻遭到了几名大臣的极力反对。 “陛下正值壮年,何必要着急册立储君呢?” “荣亲王确实是人中龙凤,只是近年来时局动荡,陛下还是晚几年再立储君才好!” “是啊陛下!侧立储君,难免要牵扯出一系列的麻烦。您年富力强,立储君的事,大可不必着急!” “……” 宋桓从这几名大臣的脸上一一扫过,心中忍不住连连冷笑。 这些虾兵蟹将,原本都只是朝堂上一些并不起眼的存在。 但现如今,他们却像是提前商量好的一样,集体唱反调,极力反对梁帝册立宋桓为储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