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积累了五千年历史,一撇一捺都是故事”的汉字,现在扎堆邀请她开为期三天三夜的“见面会”,她怎么觉得有点“受宠若惊”呢。 讲真,学生时代她能在课堂和课本上接触到的生僻字并不多,后来爆火的那首生僻字歌谣流传开来,她倒是和许多同胞一样,这才长了更多见识,被科普了更多生僻字。 不过,在朗朗上口的歌词里确实是和生僻字们混了个脸熟,但其中的一些字单独拎出来,还是会上演“我不认识它们,但它们认识我”的尴尬场景。 比如说“龙行龘龘”后两个字,单独拎出来,或者另组词句,就难倒了包括她在内的不少“英雄豪杰”。 这就缘由生僻字不常用,而人们对它们的认识不足的原因。 “难道这就是岚岚说的让我接的招?” 唐溱溱喃喃自语着,不过看了眼头顶的计时器后,很快抛除了杂念,专心投入了生僻字的学习中。 一接触才发现,这些生僻字里没有一个是她认识的。 或许其中还有她早前见过,但被很快抛之脑后的也说不定。 据说生僻字一共有85000个字,而大多数已经随着时光的沉淀被封存起来不再通用。 每一个生僻字都像一个有着满腹故事的耄耋老人,它们拄着拐杖,支撑着沉甸甸的身子,在历史长河里颤巍巍地眺望着,那目光似乎穿透了时空,一直看向遥远的未来。 它们可以被封存,却不可以被忘记。 唐溱溱忽然就对了解生僻字生出了莫大的兴趣。 这时候别说600字了,给她先定个6000字的小目标吧! 当然,这么容易“翻车”的小目标,她只是在心里想想罢了。 能在72小时内把熟识600个生僻字的基础任务完成,她就觉得自己很哇塞了。 毕竟,有一说一,大部分生僻字们的笔画是真的……让人“望而生畏”啊! 桌面上放置的生僻字资料每个字都有标注好的拼音和注释,不怕唐溱溱不认识它们。 对生僻字兴致正浓的她此刻学起来十分轻松,并没有“啃不动”那种滞涩感。 而且落笔的每一个字体都端正大方,娟秀有力,看着就很有精神气。 她一边默念着每个字的读音,一边一笔一划认真地将字体“复刻”几遍,加深印象。 不知不觉间就这么沉浸式地投入了和众多生僻字们的“见面大会”里……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