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节 林永买甲-《宋耻》


    第(3/3)页

    林永非常眼馋,西夏人的主力骑兵就是铁鹞子,而西军是跟西夏人打仗打出来的强军,最后能压着西夏打,主要也是因为解决了机动性问题,西军也组建了同样精锐的骑兵部队,其中也有重甲骑兵,岳飞后来的崔嵬军,其实就是西军重骑兵发展来的,可是人马都十分难得,岳飞攒了十年,也不过武装起来五百崔嵬军,然后用这只骑兵,才有了跟金军正面决战的实力。

    林永出身西军,虽然是一个小军官,但各门武艺精通,也会马战。虽然没当过重骑兵,可是很羡慕西军中那些重骑的威风,看到这些西夏马之后,就很不要脸的占下来。他是目前最会打仗的军官,李慢侯将这些战马给他也最合理。但马有了,马甲却没有。

    人马都披甲,重量超过两百斤,西夏马驮着也吃力。西夏人是采用冷锻技术锻制马甲,在保证硬度的情况下,可以将重量降低三分之二。这种冷锻技术,宋朝的工匠当然也是掌握了的。可惜都集中在官府手里,要么是陕西的一些工匠能做,要么就是东京的工匠能做,而东京的工匠,全都被金军抓到北方,现在给他们的铁浮屠打制装甲。找遍了扬州城,都找不到能制作全身马甲的铁匠,这让林永十分沮丧。

    直到康王带着十万大军南下,他终于找到了渠道,他出自西军,康王手下的大将,全都是西军将领,其中的精锐都是来自西军,王渊、刘光世等人手里都有一只几千人的骑兵。

    而这些人手里,精锐有重骑兵,最关键的是,他们肯卖!

    “才十八副?”

    其实李慢侯何尝不想装备重骑兵,听完林永的说法后,已经不是换不换的问题,而是能换到的太少的问题。

    “已经不少了!”

    林永感叹道。

    这种马甲打制困难,西军同时也缺大马,加上养活这种重骑兵费用太高,其实西军中的重骑兵数量也很稀少,掌握在一个个将门手里的重骑兵,加起来也就几千人,都是他们手里的招牌,谁手里有重骑,谁就能做大将。

    李慢侯立刻道:“你马上去谈。尽量多换一些。让侯东跟你一起去谈,有多少要多少。”

    林永乐开了花,以前姚古、种师道那种大佬才能玩的重骑,他林永现在也能玩了。

    想到这里,拉着侯东就走,却突然被李慢侯叫住了,他以为这长官也心疼钱反悔了。

    都要跪下了,求道:“提辖爷爷啊。不能等了,再等被别人买走了。”

    李慢侯却道:“不急。那些西军都卖什么?”

    林永道:“只要有钱,什么都卖。尤其是小兵,就差卖人了。”

    李慢侯点点头。康王南下,他手下那些文官武将自然不差钱,可是一路南逃,原本军饷供应就紧张的他们,离开了根据地开封,军饷来源彻底没了保障,否则西军士兵不至于为了吃饭,整天在城里闹事。

    但这些西军手里还是有不少好家伙的,他们代代当兵,很多人拿着自备的百炼宝刀,还有神臂弩这种制作工艺要求极高的武器,都是扬州甚至整个江南的工匠制作不出来的,李慢侯攒了一年多,也就弄来了不到一千具神臂弩,而且除了最开始直接从杭州等地的西军中弄来的家伙外,自己打造的都不太好,射程差了很多。神臂弩的来源,也是从西夏引进的,一个西夏工匠被宋朝收买,带来了完整的工艺。

    西夏人用牦牛角为原料做神臂弩,西军最好的神臂弩也是从吐蕃买牦牛角制作,但内地制作的神臂弩,大多使用黄牛角和水牛角,威力差了不少。加上加工技术和工艺下降,如今一张上好的神臂弩越来越难得。

    最好的神臂弩可以射三百多步,完全可以跟游牧骑兵的硬弓对射,甚至能压制对手。可一般的神臂弩,只有一百多步射程,已经比不上优秀的游牧骑兵。

    能想到的只有这些,还有许多李慢侯想不到的,林永买马甲启发了他。

    “把牛仲、田氏兄弟都叫过来。一起商量一下,到底还需要什么。只要能买到,或者换到的好东西,你们要什么,找侯参军报个数,让他去想办法!你们自己也可以私下联系,最后带人来跟侯东谈!”

    林永飞快的将牛仲等十几个西军军官叫来,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最后列出了长长的清单,能不能弄到先不说,转身都支应出去勾搭刘光世等人手下的兵丁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