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特么的,张木匠是打土豪? 他们那地儿,稀饭都没干的,他居然敢要求每天一顿鸡? 一只大公鸡,五块多呢! 刘春来看着他,“张哥,没问题,年后,我保证,你们每天吃一顿鸡。不过,到时候你可别找我,说不吃了……” “春来,你酒喝多了吧?”刘九娃提醒刘春来。 这还没喝几口呢。 他想问刘春来,要不要花生米。 有点花生米下酒,应该不会醉得太离谱。 “这辈分是不是太乱了?你管春来叫哥,春来管师父叫哥?咱们管志强叫哥,志强又叫春来叔……”李红兵有些凌乱。 鼻涕眼泪齐飞的张二强,一直在跟桌上的鸡跟肉作战,哪里有心思理会这个,“吃菜,咱们少喝酒!” 他早就觉得有些乱了。 可没法不是? “多啥?年后要是保证不了家具厂每天吃顿鸡,还办个球的厂!”刘春来是真有点上头。 原来的他,久经考验,两斤白酒不在话下。 可现在的他,没有那海量。 这年头,弯腰就能捡钱,搞个产业都能成为行业龙头。 就吃个鸡,追求太低了些。 “好,就凭你这句话,我跟着你干!过年后,要是每天没有一顿鸡,我就不伺候了!”张昌贵直接端起了手中的酒碗。 刘春来直接跟他碰了一下,头一仰,脖子一伸,咕嘟咕嘟就把碗里小半碗白酒全部干掉了。 豪气! “耿直!”张昌贵也是一仰头干掉了碗里的酒。 “九叔,春来叔醉了?” 看着对面刘春来手里拿着一个苞谷面馍馍往口里喂,连着喂了几口,不是喂到鼻子下,就是喂到嘴边,刘志强有些担心。 刘九娃叹了口气,“上百号光棍呢!” 刘志强也默然。 “只要咱们能吃饱,即使没法让所有人都讨婆娘,也很不错了。”刘志强幽幽地说道,“就因为咱们穷,吃不饱,才没人愿意嫁进来。” 宁发三年瘟,有女不嫁葫芦村! 这是周边各大队流传的说法。 什么叫发瘟? 瘟,本来是指瘟疫。农村医疗条件差,一旦得了瘟疫,很难治好,各种养殖的家禽啥的,容易得各种瘟症。 新中国建立后,农村医疗条件得到了一些改善,卫生条件也好了一些,人的瘟疫就不多了。 对于口中说发瘟的人来说,这基本上治不了。 由此可见,周边村子的人,有多不愿意把闺女嫁到葫芦村。 刘春来却当着所有刘家坡的人说了,队里还有一个光棍,他就光着…… 刘家坡是葫芦村最光棍最严重的村民小组啊! 这压力多大? 能不醉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