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云长啊,这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更何况兵者,乃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我等身为将帅,就要去预料盟友的下一步可能动作,并针对性的提防。” “将帅统兵,不可仅仅以信义行事,智、信、仁、勇、严缺一不可,将有五危,兵有六败,你可要谨记。” 卢植昔日的教诲历历在耳,让关羽铭记在心。 然而,即便老练如卢植,也未料到孙坚会在那种情况下撤兵。 身处乱世。 盟友,是最不可信的! 经历如此多事,关羽也渐渐认同了郑平的处事方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想规避张邈跟袁术暗中苟合,就得给予张邈不能拒绝的利益。 而兖州刺史,就是关羽给张邈准备的、不能拒绝的利益! 张邈为什么要跟刘岱对峙? 这个中原因,陈登和张纮已经仔细分析过了。 天下大乱,豪杰并起。 张邈拥有千里之众,又坐拥四战之地。 抚剑顾眄,亦可以割据一方,又岂会甘心受制于人? 基于陈登和张纮对张邈的分析,又见陈宫南下,关羽这才有了让张邈或张邈推荐的人当兖州刺史的想法。 唯有给予张邈不能拒绝的利益,张邈才会真正的跟袁术断交绝盟。 关羽也才能全力的对付封丘城的袁术! 陈宫看向关羽的眼神更是吃惊。 “用兖州刺史来利诱孟卓,这真的是一个统兵武将能想出来的吗?” “看陈元龙和张子纲的反应,这不是提前就有的想法,而是关羽临时想出来的。” “因为我跟孟卓关系匪浅,所以就准备让我去游说孟卓?” “刘备麾下,不仅有陈元龙和张子纲这样的智谋之士,还有如关羽这般不同凡响的武将,不可轻易为敌啊!” “还有在临淄城中,身虽千里、却能执掌天下大势的郑显谋,是我小觑刘备、小觑这天下人了。”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凡大才都不会轻易的服人。 陈宫有大才,又是兖州豪族,自然也会有大才的自负。 但现在,见了刘备麾下的文武后,陈宫收起了小觑之心。 虽然除关羽、张纮和陈登外,其余如张飞、麴义、太史慈、田豫都未开口。 但这四人能参与如此重要的军议,不论其地位还是才能都不会是太差。 能跟关羽、张纮和陈登一同参议的,又岂会没有特别的才能? 青州牧麾下人杰,何其多啊! 感慨之余,陈宫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虽不知孟卓心意,但我会尽力一试的!” 陈宫没有在阳夏城逗留,只是匆匆用过膳食后就跟着祢衡前往陈留城。 “二哥,真的要让张邈举荐个人来当兖州刺史吗?”张飞忍了许久,将心中的疑惑道出:“为何不是二哥你来当兖州刺史?” “如此一来,大哥在青州,二哥你在兖州,陶刺史和陈王又跟我等交好,待击败袁术后,就可以举四州之力再讨董卓!” 关羽摇头:“翼德,兖州局势复杂,大哥还不能插手。” “倘若大哥坐拥青兖两州之地,就等于打破了平衡,即便是有仇隙的袁绍袁术,都可能因此而联手。” “哪怕是跟青州结盟的陶刺史,心中也定然不会痛快。” 张飞一愣:“难道陶刺史还会背盟不成?” 张纮道:“徐州是青州南面门户,倘若有人在陶刺史面前谗言,说使君以关将军为兖州牧、意在兼并天下。下一步就会兼并徐州让翼德当徐州刺史。” “翼德认为,陶刺史会不会因此而忌惮使君?” 张飞欲言又止。 虽然陶谦现在是盟友,但谁也不能断定陶谦会不会因为其他利益而背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