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哥大捐赠基金-《英伦1987》


    第(2/3)页

    美国许多名校喜欢让世界各地区的杰出校友,担任招生面试官,这不仅可以当做学校宣传的活广告,还有利校友资源、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良性发展

    名校往往以高尚的学术殿堂形象示人,实际上内涵的各种商业运营一点也不少。….

    今天到场的五所大学,剑桥相对而言最干净,牛津随着被精英阶层攻占,近些年逐渐有点变味。

    它们眼巴巴跑来低三下四觐见「招标」,为的可不仅仅是招收天才学生的虚名。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

    追朔到那艘五月花号。它们在商业合作之外,更看好霍尔在欧洲地区具备的隐形资源,哈佛招生官发言首先提及校友会是有原因的。

    至于哥大,则是犹他老在高校领域的大本营。其他还有很多排不上号有地方财团背景的学校。

    它们各有所图,但终归以最没底线愿意跪舔的哥大拔得头筹。

    当然,也不能忽略霍尔本人对母校稍稍有些滤镜。

    上辈子毕业那年,贝拉克回学校演讲的风光场面令他记忆犹新,如今有机会将自己的照片挂到哥大图书馆里,他自然不想错过。

    尤其是哥大还打算以他为主角录制一期纪录片,未来有可能入选校史素材。

    「嗯,纪录片以什么形式拍摄?我最近很忙,如果太麻烦的话就不必了,你知道的,我喜欢保持低调。」

    霍尔谦虚的说道,眼神余光瞄着角落里贴有「拍摄设备」字样的大旅行箱。

    戴维斯微微一笑:「整体拍摄思路很简单,你以具备代表性的入学新生人选出镜,我们记录你从中学毕业一直到秋季入学的过程。」

    「……周期太长了,我两周后要前往纽约。」霍尔心里很是挣扎,人前显圣or赚钱,令人纠结的选择。

    戴维斯挑了下眉毛:「不,实际上我们只需要集中花费两天时间,拍摄你的日常生活。后期补拍一些毕业典礼、开学典礼的镜头,把纪录片的时间线叙述完整便可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