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宣布自本年度起,将符合条件的高级仿生机械义肢,正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新闻画面中,一位因工伤失去右臂的中年工人,在医生和工程师的指导下,轻松地用他的新“手臂”拿起一枚鸡蛋。 缉毒警换上了新的脊椎,站在红旗下敬礼。 舞蹈家重新站立,在舞台上大放光彩。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这还仅仅是冰山一角。 仿佛一夜之间,各种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医疗技术,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 更直观的变化是硬件。 不仅各大城市的三甲医院纷纷扩建。 更有“平安”型综合医疗舱,开始在京北、沪市、深市等一线城市的核心医院被投放。 这东西外形流畅,如同一个放大的、充满科技感的蛋壳。 而与此同时,一场由国家主导、全民参与的 “体魄强健,民族复兴” 健康管理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社区里,免费的体质监测站和智能健身器材成了标配。 学校里,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大幅提升了运动强度和要求。 工作单位,年度体检项目更加全面,并且增加了基于生物芯片的长期健康数据追踪。 官方媒体的宣传语更是深入人心: “个人健康是家庭幸福的基石,更是国家竞争力的根本。” 一种昂扬的、充满希望的氛围,弥漫在社会各个角落。 人们虽然不明就里,但切身感受到的生活质量提升和福利改善是实实在在的。 网络上,偶尔有人调侃“国家这两年是不是捡到外星科技了”,但也大多止于玩笑。 更多人将其归功于“科技大爆发”和“制度优越性”。 时间就在这样古怪的氛围中缓缓流逝。 三个月过去了。 半年过去了。 一年过去了。 姜骄依旧没有出现。 除去依旧平稳的生命体征,以及正常启动的双穿门,华夏方面没有任何关于她踪迹的消息。 黑狼阿妈苍蓝却非常笃定。 “她正在成长,我能感受到。” 银白色巨狼看向天空,眼神里满是欣慰: “而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 …… …… 东海之滨,新兴的现代化都市“海州市”港口。 这座城市,以其优美的海岸线、繁荣的港口经济和宜居的环境而闻名。 清晨,阳光洒在细软的金色沙滩上。 年近七旬的赵奶奶,穿着一身利落的太极服,缓缓结束一套动作。 她的孙女囡囡,正坐在海堤边的长椅上,抱着画板涂鸦。 小女孩低头,露在外面的脖颈处,露出金属的光泽。 ——正是华夏独有的机械仿生脊椎技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