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未来都会更好-《日不落天唐》
第(2/3)页
“嗯,我肯定会注意的。”
陆离知道长孙无垢说的是什么,微微点头。
长孙无垢转而问道:“那些豚养得怎么样?”
在陆离的计划当中,他就指望着养豕来解决大唐百姓的油水问题呢。
陆离摇头:“并不怎么样,这种黑猪的品种不行,需要一代代的筛选、育种、杂交才可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养出合格的肥猪来,长肉的效率不说一倍以上,起码也要加三成才行。”
现在的黑猪已经脱离了野猪那种窄身品种了,但是根据他问养猪农户的了解,这些猪成长的还是太慢了。
哪怕饲料到位,也不可能180天250斤出栏的。
“那就慢慢来吧。”长孙无垢说到:“内庄里别的东西呢?怎么样?”
“也不怎么样,基本上没有速成的方法,那白叠棉丝有些太短了,而且产量也低,多种一点的话,我再搞个纺织机出来,倒是可以生产出一些比麻布要更好布匹出来。但是感觉没什么大意义,普通百姓肯定还是会选择便宜的麻布,唯一可以缓解的就是冬天取暖的问题,但是现在,今年是来不及了,不如搞搞采矿技术,多挖点煤炭出来,让殿下赔点钱多生产点蜂窝煤低价卖给百姓取暖。”
棉花,也分木棉和草棉,木棉原产于印度那边,属于是很早之前就已经传入国内的了。但草棉才是正经棉花,原产于非洲和中东那边,现在倒是已经传入国内了,但是基本上没有开发出正确用途来。
可能有一些贫苦的百姓会拿棉花来塞进麻布里面用于保暖,但是除了棉花之外,这些贫苦百姓还会拿草干芦苇什么的也塞进去。
反正就是有什么就塞什么进去,保住小命比啥都重要。到了宋朝,也可能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才正确发挥出了棉花的作用,不过受限于纺织等技术的原因,并没有大规模化的生产。
哪怕现在凑合着进行规模种植,也根本不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普通大唐百姓对于布匹的需求。不管是从种植效率还是采集效率,又或者是加工效率上来说,大唐的速度都实在太慢了。
长孙无垢听到这话,微微点头:“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