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和传统义肢不同的是,仿生假肢是结合仿生学和电子功能的人造假肢,也就是利用电子功能加强人造假肢的生物功能。 截肢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及肌肉控制仿生假肢的运动。 这个设计不光需要义肢在机械上拥有堪比人体的灵活程度,也需要软件方面能够将其和人体融为一体。 后者靠着王晨现在手上的脑电交互系统已经能够做到,现在王晨要解决的就是传统义肢灵巧度不够的难题。 除了这些,王晨还打算在义肢中加入微弱的电流信号让其和手臂切断部位的神经进行连接。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使用者得到无比真实的反馈感。 虽然肯定没办法和真手比,但对比现在大部分人所使用的传统义肢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等到硬件折腾好后就是软件的匹配,控制义肢所需要用到的脑电信号远没有手机方面所需要的多。 但由于是支撑人体日常使用的物件,义肢所需要接受的脑电信号不多但绝对要稳和准。 这关系到使用者能不能通过义肢进行日常的活动。 王晨是打算在硬件上配置一个信号放大器。 不光是读取脑电信号还会读取截肢终端部位的生物电流,以脑电信号为主配合支干部位信号的修正应该能够稳定信号的识别。 做好了这两步剩下的就是创建专门的生产中心进行定制化生产。 义肢和别的物件不同,想要完美发挥这东西的作用,定制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毕竟截肢者各有不同,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生产。 王晨琢磨着等自己研究完成后最终售价估计不会太便宜了。 什么东西一旦沾上定制两个字就没几个便宜的。 当然还是要想办法节约一下成本,最起码也要在大部分使用者能够承担的范围之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