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局势推动-《谍影岁月》


    第(2/3)页

    相反,帝国采取消灭之势也非万全之策,左右为难。

    “归属帝国宪兵司令部管辖,但有独立监管之权。成立初期规模不会太大,暂定一个团兵力,以免造成内部恐慌。汪先生回去后跟任道源等其余人点明,今后要主动配合宪兵司令部工作,同时警告那些心思不正之辈,若朝三暮四暗中跟国共人员往来,被抓到不会有任何情面可讲。”

    “原则上我不建议大规模处罚,以免影响到内部稳定,会增加今后弃暗投明的难度。更不利于各地城镇治理工作,保持相对稳定,侧面增加抵抗力量延伸。职位相对较低的可以当众处理警示内部人员,职位高者我会单独进行沟通,低调在内部处理,如有下次双罪并罚。”

    板垣听罢一时沉默不语,他知道汪季新说的有几分道理,但事情很复杂。帝国不放心他是一方面,彼此消耗也是一方面,面对帝国即将针对美方与占领东南亚各国趋势,确实需要后方稳定。

    案几上,不算丰盛的早餐。

    “这件事我会跟西尾将军提及,具体能不能按照你说的执行需要看军部各长官意见。”

    “将军应该明白,目前日军占领大部分领土,只要安心治理,跟以往一般甚至超越山城政府,不出两年民心所向,绝无失败可能。相反,派遣皇协军到处剿灭国共两党人员恰恰起到反作用。双方碰撞就会有死伤,就会产生仇恨,对于安抚民众毫无作用。国共派遣游击队员潜伏各地目的是何?消耗日军实力?诛杀汉奸?不,他们是在不断制造摩擦,不断制造流血事件,让民众时刻在仇恨中生存,无时无刻不想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帝国目前占领支那百分之八十领地,说句狂妄的话,在没有特殊情况发生下,即便再过百年国共也不可能胜利。”板垣眼神望向窗外,叹声道:“帝国圣战进行到现在像是被拖进巨大漩涡里,难以抽身。支那有谚语:人心不足蛇吞象,帝国军部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不会止步于前。内阁与德意结盟,不想成为孤立国家,互成犄角之势,同样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嗨!”

    汪季新眉头深锁,“将军应该了解,新政府内部牵扯事务颇多,人员混杂,蒙疆、北平两地政府听召不听宣,各省武装主要以日军为主。和平建国军仅仅覆盖周围几省且主要工作是协助日军管理,将军若想真正稳定,应该给予维新政府应有的权威。蒙疆政府可以暂时不予理会,但北平政府执掌十五万皇协军,对各地实施烧杀扰民之举,不但没起到稳定局势,反而助长国共。”

    板垣跪坐案几一侧,轻轻点头还礼,“请坐吧。”

    “东北有七十万关东军,稳如泰山。国内驻屯军与派遣军已经推至山城百里之外,震慑支那军民。在这种情况下,汪先生难道不能治理好所辖领地?不期望绝对稳定,最起码内部投靠过来的官员要认清形势,朝三暮四在帝国内部行不通,我可以按照你的要求不予处罚,却难保证今后不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人效仿。”

    “今晚辛苦各位,明早八点准时到课里开会。”川岛叮嘱一句起身离去,她的工作并没有结束。

    汪季新想要一言而定,也存在很大风险,相互制衡才是保持稳定亘古不变的道理。

    板垣接过木村递来的文件推至面前,“昨夜特高课参与审查国共两党人员,成绩一般,只抓到九人,却牵扯维新政府内部官员一百七十五人,上到五院副院长、副司令,下到警察局长,牵扯十几部门。这些人心思很成问题,一方面投靠维新政府,另一方面却跟山城联络。暗通曲款,提供各类消息,甚至向山城表达忠心的理由都出奇一致,说投靠汪先生目的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颇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精神。存有同等思想的人我相信不止如此,也许更多,没有抓捕审讯并不是帝国害怕,而是想听听你的意见,该怎么处理。”

    板垣静静听完,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像是知道会是这种结果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