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无论男孩女孩,都没什么好下场,长得还算有些姿色的小女孩,大都会被送往烟柳之地,长相普通的女孩则被卖到大户人家当丫鬟,生死不由己。 至于男孩,则会被那些其他坊市的地头蛇带走,敲断手脚往街上一丢,当成敛财的工具。 他杜祁胆子小,也没什么本事,却最看不得这种事情发生。 能打得过的,就硬抢,打不过的,就求,磕头送钱。 只要能把孩子留下,他什么都愿意做。 虽说脑子一热,把人留下了,可每天吃喝耗费的粮食就更多了。 城里乱,到处都是比他强的地头蛇,想要弄到粮食,何其之难。 最后又是玄奘领着他,把万年县大大小小坊市横扫了一遍,这才算是站稳了脚跟。 扫荡了一遍万年县,反而救下了更多的苦命孩子,最后玄奘出了个主意,送孩子们出家。 反正都是小孩子,剃光了脑袋也分不出男女。 孩子们的问题解决,再加上又拉拢了一些人手,他杜老大的名头才算彻底打响。 不客气的说,若没有玄奘,他就还是那个领着一大堆孩子东躲西藏的糙汉子,整天为了一口吃的犯难。 他也知道玄奘为什么会盯上放在后院的那一大笔银子。 报业寺被朝中的某个大人物盯上了,说是要拆了寺庙,盖府邸,可没了报业寺,那些个孩子就没了去处。 想要留下报业寺也简单,拿钱。 按照那位大人物的说法,只要拿出足够的银子买下报业寺,他就会选择其地方开府建宅。 但这笔钱,却不是一笔小数字。 敢打长安城中寺庙主意的,又怎么会被区区小钱打动? 杜祁年前借常昊的那笔钱,正是送到了那位大人物的手中,而这段时间玄奘忙忙碌碌,也都是在为此事奔波。 杜祁很清楚钱对报业寺的重要性。 可这也不是打后院银子的借口啊! 杜祁面色为难,揪着玄奘的衣袖不撒手:“大师,咱们要不然就再想想办法吧,这笔钱,真不能偷。” 玄奘眉头紧皱,脸色沉闷:“宏志老和尚说,对方要十万两白银,二月之前,再拿不出这笔钱,报业寺就保不住了!” 玄奘瞪着杜祁,一字一顿道:“那个时候,报业寺的那些孩子们就没有着落了!” 面对玄奘这样的说辞,杜祁只是咬紧了牙,神色纠结。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 可常昊放心让他留在常记茶楼,早些时候更是借给他足足八千两银子,直到如今都不曾提及还钱的说法。 要知道,以常昊那副惜财如命的性子,能从他手里拿到八千两意味着什么。 于情于理,常昊都情至意尽。 一方面是报业寺的孩子,一方面是待他不薄的常昊。 怎么选? 如何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