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软磨硬缠-《杀破唐》
第(2/3)页
得了这句话史宪诚心里稍安,拜谢而去。
李茂巡视了成德驻军,本欲往德州巡视,忽听于化隆病重,连忙赶去恒州,却已迟了一步,于化隆重病不治,已经离世。
李茂泪流不止,乃至嚎啕大哭。于化隆是自己的贵人,若没有他的提携,靠自己单打独斗,多半不会有今天,在这个等级森严,讲究出身的社会里,自己无功名没出身,纵然辛苦奋斗,现今也无非在成武县为吏,或在薛戎的幕府里做孔目一类的低级小吏。
于化隆之子于越、于震见李茂真情流露,一时也十分感动,他们本在淄青为将,听闻父亲重病特意赶来,路上听传闻说父亲之所以重病不起,是受了李茂的气,抑郁所致,到了恒州向父亲求证,于化隆厉声叱骂,要二人不得轻信传言,二人却还以为是父亲受了压力,言不由衷呢,今番见李茂痛哭流涕,不是作伪,方知传言是假,是有心人故意散布出来离间的。
于化隆祖籍平州,出生在海上,于越、于震决定扶灵回平州营葬,李茂签发一等通关令,要地方驻军、州县、关津、驿站按最高标准保障于化隆灵柩回乡,又上表朝廷为于化隆请求封赠、谥号。
闻听于化隆病故,田萁连夜从幽州赶到恒州来,李茂惊叫道:“自己不要命,连肚子里的孩子也不顾了吗?”
田萁道:“才三四个月大,我有分寸。于将军之后,谁做成德之主?”
李茂道:“你千里迢迢跑过来,就为了这事?你有什么人选?”
田萁道:“兄长年前回长安述职,遭御史弹劾,至今仍未能脱身,我思量是王守澄图谋河中,故意陷害,只是兄长为官清廉,为人方正,他拿不到把柄,这才得以保全。恒州河北雄镇,藩帅必须有资望,熟悉河北民情,借此机会请他来成德,既可保全他的声望,又可以断了野心家的觊觎之心。”
李茂逼视着田萁,问道:“令兄功在朝廷,于幽州有何功劳,出镇恒州,何以服众?”
田萁道:“你治下的幽州,各镇节度使都不过是担个虚名,又不实际掌军,要服什么众人之心?我的兄长固然无功劳,你的好兄长薛大郎就有功劳吗?辽东节度使莫深岚有什么功劳?营平观察使李愬呢,都有什么功劳?他们都能充任节度使,为何我的兄长便不能?”
李茂笑道:“那是你的兄长,也是我的兄长,他若做了节度使,能跟那三位一样吗?将来我若不给他实权,你还不得带着咱儿子跟我翻脸分居?你果然是想救他出长安,也好办,王府里的清要官职随便他挑好了,看中哪个,我奏明朝廷。王守澄留他在京,无非是想图谋河中,如今成了烫手山芋捧不住丢不掉,心里多难受,我请他来幽州,王守澄没有不放人的道理,否则他既是得罪了我,也得罪了你们田家,得不偿失嘛。”
田萁道:“恒州乃河北重镇,须得一个有分量的人镇守不可,外人自不必说了,谁来也坐不稳。料想也没人敢来。但你想过没有,若朝廷调薛戎回恒州,你如何应对?若调李愬来恒州,你又如何应对?你不答应,便是对朝廷不恭,是逆臣贼子,同时也得罪了人。这几年你纵容他们招兵买马,人家羽翼已经渐渐丰满,你得罪了他们,真有好果子吃吗?”
李茂苦笑道:“我是自食恶果,我不该假仁假义纵然他们胡来。不过你说句实话,请我们的大舅哥执掌恒州仅仅只是为了帮我卡位?将来呢,将来有何打算?”
田萁道:“将来能有何打算,军队只听你的调遣,城里城外都是你的耳目,他能有何作为?充其量不过是你麾下的一员大将,充其量不过是我田家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充其量不过是我母子以后说话做事底气硬点。还能有何打算?我承认我是有点私心,但我这私心过分吗?齐嫣的哥哥在仓城做个仓正心里很满足,难道我的兄长也只能去仓城做个小吏吗?”
李茂笑道:“瞧瞧,急眼了。你真是这么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