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铤而走险-《杀破唐》


    第(2/3)页

    光王李忱接诏一早便收拾停妥出了十六宅。

    十六宅与大明宫之间有夹道勾连,所谓的夹道便是两道城墙内的狭窄通道,因为有两侧高墙环护,既隐蔽又安全。皇帝出巡,铺排仪仗,地动天摇,不仅不安全,也容易扰民。大唐的皇帝便在三大内之间修筑了专门的夹道,从此既方便了出行,确保自身保全,又减少了封路扰民,可谓一举两得。

    夹道向来由禁军看守,没有禁宫的特殊令牌或内宫宦官引领便是贵为亲王亦不得入内,这日因为是皇帝宴请,特意拍了引领宦官,李忱才得以由夹道入宫。因为警卫严格,他的随身卫士统统被拦在门外,自家的佩剑也被禁军下掉。

    向东走出约一射之地,三名禁军卫士拦住了去路,要求检查令牌,引领宦官瞪了众人一眼:这与规矩不和,检查令牌应该是在入口处或出口处,光天白日的哪有走到半道检查什么令牌的嘛。不过三名军将是来自左神策,王守澄的人,眼下时局不稳,料必是另有深意吧。

    引领宦官磨磨唧唧取出令牌献上,又拿软话去套近乎。李忱正觉得无聊,忽然发现这三个禁军都带着角弓箭,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大唐国力强盛,军中弓箭配发的十分普通,基本是人手一弓,但军种不同,使用的弓箭种类也不相同。

    边军和地方藩镇军队配发简朴实用的复合角弓,骑兵配发适合马上作战的骑射弓,警卫宫廷的禁军则配发精美的雕弓。雕弓非但外观精美,更兼精良实用,精度很高,自然造价也不菲。神策军虽然是禁军,却因人员众多,不可能个个都配备精良的雕弓,只有执行警卫宫廷的任务时才配发雕弓,任务完成即刻缴回。

    发放、交还都有严格的规定,有专人负责,宫禁门禁森严,规矩繁多,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低级差误,这几个人来路可疑!

    想到这李忱再不怀疑,骤然向前跨出一步,哈腰猛地一喝,用肩膀将一名禁卫顶翻在地,顺手夺了他的佩刀,转身闪到为首小校的身后,勒住了他的脖子,干净利索地将他挟持为人质。

    带路的宦官大吃一惊,抱头,撒腿便跑,扯着嗓子大喊有贼。一名禁卫拉弓朝他射了一箭,一箭穿了个透心凉,转过身来对准李忱便射,毫不顾忌他同伴的安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