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四章 情况-《代晋》
第(2/3)页
李徽安慰他道:“兄长,万万放宽心。彤云便是担心你如今情绪激烈,让我来劝劝你。若在京城不如意的话,何不去徐州一游。兄长,我徐州急需官员,以兄长之能,当可大展身手。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张玄叹息道:“弘度,实不相瞒,我如今真的已经厌倦了官场。谢公引退之后,我便已经在盘算着辞官回吴兴了。我在吴兴也有根基,莫如过闲云野鹤一般的日子,倒也自在。”
李徽道:“莫说这样的话。谢公引退,乃是迫不得已。加之谢公也年纪大了,情有可原。兄长才值盛年,怎可如此。就这么说定了,来徐州,或去北地为郡守,或在我徐州衙署为官,一家人也在一起,免得互相挂念。对了,彤云生了一女,才满月不久,你还没见过吧,莫如和嫂夫人一起前往探视便是。”
张玄沉吟不答,半晌道:“容我考虑考虑吧。”
李徽也不强迫张玄答应,他知道,在张玄他们的心目中,还是觉得在朝廷为官更有头脸。跟着自己去徐州,总有些不称心意。心理上的有些固有的东西很难一下子扭转,或许需要他们自己慢慢的调整。
李徽简单的问了问朝中目前的情形,从张玄口中得知,谢安引退之后,司马道子对朝廷里的官员进行了大调整。他的用人原则很简单,但凡攀附他的人便可提拔。之前有过节或是谢安提拔重用的人,一律贬职调离,有的调往偏远之地为官。
年后数月时间,朝中官职变动频繁,大批官员主动辞官离开。朝廷里目前的状况可以用乌烟瘴气形容。
“司马道子倒也罢了,王国宝这厮更是离谱,如今贵为侍中,依仗琅琊王之名骄横跋扈,污蔑诋毁朝臣。但有不低头者,便捏造罪名问罪拿办。你可知道,他们连我也不放过。三月里,王国宝还派人来问我关于你的事情。听他口气,似乎要我检举揭发你在徐州所为,想要将矛头指向你。事后恐觉不妥,又来威胁我不得将此事告知于你,行径卑劣之极,真真小人得志,猖狂之极。”
李徽眉头紧锁,神情凝重。王国宝这厮如此胆大妄为,居然敢这么干,这显然非同寻常。他敢这么干,必然是有司马道子的授意。难道说,司马道子已经将矛头指向自己不成?
“还有那王恭,哦,你未必认识他。他是当今皇后的兄长,已故光禄大夫王蕴之子。如今受皇上器重,领中书令,兼任丹阳尹,统中军。不久前,王恭举荐王珣为侍中,谋求朝中势力。王珣你当认识,琅琊王氏子弟,其弟曾娶谢氏之女为妻,两人感情不和,谢公做主令两人断离,故而怀恨在心,对谢公多有微词。此番谢公引退,王珣当即便受王恭举荐重用。只不过,好笑的很,因为王珣任侍中之事,王国宝心中不满,两人不久前还在门下省大吵了一架,当真是狗咬狗了。”
李徽微微点头,其实朝中目前的格局李徽并非不知。目前朝中两股势力崛起。司马道子和王国宝等人风头正劲,琅琊王打着振兴皇权的旗号正在大肆的安插人手,掌控朝政。他们目前是最引人瞩目的权力新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