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长安密议-《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2/3)页
胡藩与胡深碰了一下酒杯,长叹一声道:“可不是么?”
“不知贤侄今后有什么打算?是就此返回荆州?还是留在长安?”
胡藩没有正面回应叔父胡略,而是反问道:“敢问叔父如何看待河西?”
“民众日富,国力日强,根基已成,必将一统天下!”
“当今雍王又如何?”
“雍王?乃不世之主也!”
“怀旷古雄心,秉天纵英明,惕厉奋发,坚刚严毅,胸襟博大。”
“一言以蔽之,当今雍王,未来必将中兴华夏、一统天下!”
“叔父不觉言过其实?”
“不!只有不及。”
“假若贤侄真有意留下建功立业,作为长辈,我再奉告贤侄几句。”
“河西非是江东,唯有坦荡做事、本色做人!”
“若辄怀机心,无疑自毁也。”
“多谢叔父教诲。”
……
当胡藩聆听长辈教诲时,雍王正与宋繇、崔浩、王买德、王镇恶等会商裁汰军伍事。
邺城大战后,王镇恶、王买德等军方高层提出裁军练兵之议。
他们认为趁着大战未起,将军中三十五岁至四十岁之间的普通士卒、低级将领,全数解甲归田。
将三十三岁以上中级将领系数转入各地折冲府任职,专门负责府兵选拔与训练。
凡超过五十五岁的高级将领,则全员到武备学堂任教员,向年轻将领传授打仗经验。
经过这一番裁汰老弱,河西军将进一步向年轻化发展,以确保军队保持旺盛斗志。
这个裁汰方略谋划已久,内阁讨论时无人有异议。
今成国渠已整修完成,急需大量劳力返乡务农,让一部分将士卸甲归田可谓正当其时。
经卫朔与内阁成员反复计议,最后规定:兵士无论战功高下,每人以十贯归乡。
都伯以下军官无论战功高下,每人五十贯归乡。
都伯、军侯改任,每人十贯以为抚慰。
卸甲归田之所以不计战功,是因为战功酬谢、赏赐早下发过了。
河西从不延误战功封赏,每每战事刚一结束,各监军使会立即向上汇报各人军功。
初步预计,今年河西将有近一万五千人退出现役,前后所需金钱大概在二十万贯左右。
卫朔听完汇报后,叩着书案问:“军士退伍,大数在何处?”
“回殿下,退伍军士主要集中在府兵,至于厢军只占到不足三成。”
卫朔微微颔首,倒也没感到太意外,毕竟厢军选拔自府兵,裁得少应该。
“这点钱对河西而言不算什么,务必一次性发放完毕,不得延误、拖欠。”
“若让孤查到有人贪墨军士抚恤金,休怪某不讲情面,要把这话传到每个人耳中。”
“诺!属下遵命。”王买德、王镇恶凛然应道。
“除了裁汰老弱外,你们军方还有什么地方要花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