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书海方中……桌下方圆……” 陈阳眉头紧锁,口中反复咀嚼着这八个字,大脑飞速运转,试图破解其中隐藏的玄机。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仿佛勘破了迷雾: “书海……顾名思义,指的是书籍的海洋,知识的瀚海。” “在这韩家老宅的堂屋里,能称得上书海的,唯有那排顶天立地、塞满了各种线装古籍的黄花梨书架!” 陈阳一边说着,一边摸着下巴,“这书海方中,难道暗示着,密道的线索或者入口,就隐藏在这排紧贴着墙壁的书架之中?” “书架与墙壁,并非简单的并列,而是内有乾坤?”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语速也不由加快:“至于桌下方圆……方圆一词,在古语中既有规矩、准则之意,也常被用来直接指代大地、疆域,因为古人认为天圆地方。” “结合后面的桌下二字,这很可能是一种隐晦的说法,直指地面!” “钱会长,您刚才提到条案下方那几块感觉异常的地砖,位置、感觉,都与这桌下方圆的暗示高度吻合!” 钱会长听完陈阳的分析,猛地一拍大腿,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又夹杂着极度兴奋的神情:“对!对极了!小陈,你这脑子转得太快了!” “墙内书海、桌下方圆……这分明就是设计密道者留下的,指引后人寻找入口的隐语!或者说,是当年知情人流传下来的、关于入口关键特征的精炼总结!” 他激动地站起身,在房间里踱步,一边思考一边解释道:“这种设计思路,非常符合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一些大户人家或者有特殊需求者设计密道暗格的理念!其核心思想就是——隐蔽、联动、以及需要特定知识与方法才能开启。” 钱会长看向陈阳和孙强,开始详细拆解这其中可能蕴含的机巧: “首先,我们看‘书海方中。将入口或关键线索与书架、书籍联系在一起,是极其高明的手法。”钱会长目光中带着赞赏,“第一,书籍本身具有文化属性,放在书房堂屋合情合理,不会引人怀疑。” “第二,浩如烟海的书籍本身就是最好的掩护,谁能想到秘密就藏在某一本书,或者某一段书架之后?” “第三,这也设置了一个无形的门槛——只有真正懂得其中关窍,或者具备一定学识的人,才有可能从这‘书海’中找到真正的‘钥匙’。” “我推测,”钱会长沉吟道,“这‘墙内书海’的机关,可能并非简单地推开书架那么简单。” “它可能涉及到某本特定的书籍,作为触发机关的道具,或者书架本身某个不起眼部位的特定操作,比如按压、旋转某块雕花、某根棂条等等。” 第(1/3)页